杨翠喜

清末民初戏子
杨翠喜,生于1889年,北京通县人,[1]杨翠喜是她的艺名,其原名不详,为19世纪末以来新派河北梆子的著名演员,她也是1906年至1907年间红遍天津的名角。[2][3]此后不久,杨翠喜在袁世凯衙门的一场演出,又把她卷进了时称“杨翠喜案”的政治丑闻,使其成为一位影响晚清政局的传奇女子。[1]
1900年杨翠喜十二岁时,父母带她来到天津,因家道艰难,父母把她卖给了别人,几经辗转,又被转卖给一个姓杨的人,于是她也姓了杨,后又跟着两个分别叫翠凤和翠红的女子学戏,故取名叫翠喜。[1]她出落得“丰容盛鬓,园姿如月”,[4]学演花旦[5]很有唱戏天赋。1902年,杨翠喜十四岁时就初次在天津侯家后协盛茶园登台演出,扮相俊美,嗓音甜润。[2][6]1904年,杨翠喜十六岁时,她被养父带到哈尔滨演出,后又回到天津[1]在天津大观园演出,以色艺俱佳而一举成名。[6]成名后的杨翠喜,曾与才子李叔同有过一段不浅的交情。李叔同当时十分仰慕杨翠喜,经常来为她捧场。[7][8]
“杨翠喜案”发生于1907年,她19岁左右。在此案中,杨翠喜被行贿者当作礼物献给了受贿者,这桩权色交易的丑闻闹得满城风雨,由此引发了晚清政坛一系列政治风波,史称“丁未政潮”。“杨翠喜案”拉开了“丁未政潮”的帷幕,也改变了杨翠喜的个人命运,她从此退出了津门戏台,其后的踪迹成谜,未有定论。[1][9][10]
杨翠喜有记录的演艺经历集中在1906年6月至1907年3月,在这期间她出演的剧目有:《蝴蝶杯》《血手印》《女起解》《玉堂春》《日月图》《大登殿》《白蛇传》等。[11]其代表剧目为《拾玉镯》《卖胭脂》《青云下书》等。[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