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历史学名词、中原文明士庶大规模的南迁事件
衣冠南渡,出自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原指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期,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中原士族相继南渡的事件,后来成为形容历代北方战乱时,中原士庶、政权及中原文明大规模南迁的成语典故。[6][4]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的现象,第一次“衣冠南渡”是西晋末年,连年战争加上自然灾害导致“永嘉之乱”,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南逃浪潮。士庶百姓分别沿着[hán]沟、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汉水及金牛道(南栈道)迁移至南方地区[1],通过“侨州郡县”行政机构登记,入“白籍”,不负担国家赋役,在当地繁衍生息[7][8]。第二次“衣冠南渡”是唐朝中晚期,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率宗室百官逃入成都,士庶百姓纷纷逃入南方地区[2];北方百姓分别沿着大运河汉水白龙江等水路,以及“从洛阳途经蔡阳、寿春、庐州”“从荆门途经江汉平原”“从枣阳随州途经江汉”“从陕南汉中盆地途经大巴山”等陆路南下,直接编入当地州县的户籍,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9]第三次“衣冠南渡”是北宋末年,金军攻伐宋朝,导致“靖康之乱”,北方的百姓纷纷向南迁徙。[3]他们分别沿着长江的水路,或者“由洛河南途经湖北”“翻越秦岭、自东溯汉水谷地”等陆路南下。[10]北方移民刚开始以流寓的身份居住在南方地区,后来通过确定北方移民的财产和划分户等的方式入籍。[11]
“衣冠南渡”促使南方人口大大增加,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促使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繁荣;政权的历次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大量的权贵及名人雅士进入南方,提升了南方的文化水平,使北方和南方彼此迥异的异质文化得以充分交流,促进了南北的融合;大型民族战争,以最强制的方式推动了民族融合。[4][5]

典故出处

典故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