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臣

王敬臣
王敬臣(1513~1595)字以道,号少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受业于魏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贡生。万历中,受荐国子监博士,辞而不就。万历二十一年(1593),巡按御史甘士介继续推荐。但吏部认为:王敬臣已八十岁,不宜担任官职,请以优礼相待,得到皇上允许。

人物简介

王敬臣的学说以“慎独”为先,在家开馆讲学,先后收有门生四百余人。学者称他为“少湖先生”,誉为明代“大儒”。著有《礼文疏节》、《家礼节》等,均已散失。仅存《俟后编》六卷。《明史》有传。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学者大儒,而将苏州大树巷改为大儒巷。

人物轶事

据明史的记载和民间传说,王敬臣最为让人佩服的事情是他的忠孝仁义。王敬臣的父亲有一次患有[]背之疾,为帮忙父亲减轻痛苦,王敬臣常常是嘴对着父亲的背疾处进行吮[shì],使得父亲的病体后来渐渐得以恢复。还有一次他父亲得了瞀眩病,不能正常行走,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而为了照顾好父亲,他更是连衣服也不脱,只要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而他对待自己的继母也十分地孝顺,就象对待自己的生母一样精心对待。在讲究忠孝道德的明代,王敬臣的孝行从此是闻名天下,大家称它为“仁孝先生”,明朝万历年间,苏州知府朱文科特地为他立牌坊,题名“仁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