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

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的宋代石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zhuān]塔名曰:“文塔”。[1]

基本介绍

在阳山城东一里处塔溪北岸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被誉为“擎天玉柱”的文塔,其始建年代并不古老,然却有着两毁三建的曲折历史。这种一塔两毁两重建的现象,为粤北地区明清时期的宝塔所仅见。
两毁三建的阳山文塔
据史志记载,阳山文塔始建于明崇祯元年。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全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时为九层石塔。岂料天不护佑,该塔还未到而立之年,竞被风暴推毁,时在清顺治十四年(1657)。邑民甚为痛惜,祈盼重建。雍正五年(1727),知县应上苑顺应民意,捐银300两倡建,曲吏朱文纬亦捐银20两助建,新塔重建于原址,改为九层砖塔。也许好事都要多磨,重建之塔问世不久又遭摧毁。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县潘元音慷慨捐奉,再于原址重建新塔,并在设计上进行改革,使塔的空间造型呈锥体状,以减少风暴的冲击面。自此,阳山文塔镇山凌水,历200余年风雨的肆虐而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