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幺

南宋义军首领
杨幺(1108-1135),南宋义军首领。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祝家岗(今新兴乡)人。出生雇工,幼时读私塾2年,辍学后在商船上佣工糊口。[1][2][3]
南宋初,钟相起事,幺为首领之一。钟相死后,他与夏诚、黄佐、周伦、杨钦等率其中馀部,利用河湖港[chà],设立营寨,坚持战斗。建寅四年(1130)从钟相起义。钟相牺牲后,杨继举义旗,继续执行“等贵贱、均贫富”的政治纲领,并采用“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政策,豁免义区钱粮赋税,发展生产,使境内人民安乐,物产丰盛,俨然一幅“田蚕兴旺、生理丰富”的理想农耕文化的世外桃源,深受百姓拥戴,势力席卷洞庭湖区七洲十九县,拥众二十万。后绍兴五年(1135) 六月,宋朝廷派重兵攻破总寨,杨幺被杀,但他创造的“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军恳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湖湘文化增添了光辉。[1][2][3]
杨幺牺牲后,千年来西湖的农民和渔民无不深深地敬重他,在湖畔修建“杨泗庙”来祭祀杨幺。因建“杨幺庙”,官府会将它拆掉,取“杨泗”是杨幺有兄弟四人,杨幺排行第四,加三点水是为了避官府耳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洞庭湖区)各船户最信奉杨泗将军,公立庙,各船开到,例必至庙敬之。”
2008年,“杨幺的故事”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2][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