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洗约翰

撒迦利亚之子
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撒迦利亚以利沙伯的儿子,伊斯兰教译“叶哈雅”。[1]因他宣讲悔改的洗礼,而且在约旦河为众人施洗,也为耶稣施洗,故得此别名。[2][3]

人物生平

施洗约翰穿的是骆驼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虫野蜜,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表现不为名位、势利之淡泊心志。施洗约翰常常禁食,过着敬虔、圣洁的生活,以此印证所传的道理。(马可福音1章4-6节)
施洗约翰在旷野工作,传悔改的洗礼,有很多人听了施洗约翰的道,要接受他悔改的洗礼,他并未以甜言蜜语来笼络人,反而严肃地指出他们的罪来。他不单是用严厉的话训诫人,使人明白己罪,更指引人如何去改善人际关系,以正当的精神和态度去工作,过一个正当、圣洁的生活。当时的王希律做了一件不合理的事,施洗约翰不畏王权与自身的安危,勇敢指出王的罪,最后因王后设计报复,被砍下头颅而殉道。
《施洗约翰》达·芬奇的名画之一。油画。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施以洗礼,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xiá]而神秘的微笑。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