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

台湾省台中市下辖区
大安区是台湾台中市市辖区[1]位于台中市西北方,介于大甲溪与大安溪之间,滨台湾海峡。气候属亚热带,气温偏高。明末,大安港旧称“海翁窟港”(海翁即鲸鱼,今海[qián]里一带);清初称为“螺丝港”,“劳丝港”。康熙40年(1701年)左右,汉人鹿港北进自大安港、白瓦[cuò]港登陆拓垦,其间有闽籍张、林两姓及粤籍邱姓族人率先开垦大安、铁砧山脚、日商及九张犁等荒埔,漳浦县人林秀俊,垦号“林成祖”至此招佃垦辟,乾隆末年,大安港成为台湾中部重要移民登陆口岸,其贸易发达,为大安港鼎盛期。嘉庆年间,各种械斗迭起,使客籍移民往苗栗地区迁徙;道光以后,州人则移住葫芦墩(今丰原区),泉州籍住民成为大安的主体。

历史

嘉庆21年(1816年),鹿港巡检署移驻大甲。道光10年(1830年)大甲分设中军守备,道光20年台湾道姚莹的《台湾十七口设防状》云:“大安港,旧有炮台1座,台左侧矮墙10余丈,乃北路协石营泛地。今大安港炮台设1,000[]炮2位,200斛炮2位,以本泛把总带兵70名,大甲巡检带乡勇200名守之。”至此,大安港的海防地位亦日渐升高。据《淡水厅志》载:“道光21年(1841),同知曹谨编查户口,城南四堡有1万3千1百30丁口。”城南四堡即为大甲堡,辖有63庄社,涵盖今大甲、大安、外埔及后里区。
台湾日据时期1897年(明治30年),改为新竹县大甲办务署苗栗三堡(此区有中庄、南庄、南埔庄、东势尾庄、福兴庄、三块厝庄、龟壳庄、溪洲庄、牛埔庄、三十甲庄、顶大安庄、田心仔庄、下大安庄、北汕庄、海墘厝庄、下脚踏庄、顶脚踏庄、松仔脚庄,18庄);1901年改为苗栗厅大甲支厅苗栗三堡。1909年(明治32年),改为台中厅大甲支厅 大安区。1920年改为台中州大甲郡大安庄,但随着大安港没落,乡治中心逐渐由大安港地区转移至中庄一带,行政机关也多设于中庄地区。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后,改为台中县大甲区 大安乡;1950年台湾省废区署,改为台中县大安乡。2010年12月25日随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台中市 大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