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诫

北宋著名建筑学家
李诫(?—1110年),字明仲,出生于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新郑市),北宋著名建筑学家[1]
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李诫开始在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任职,从事宫廷营造工作,此后历任将作主簿、监丞、少监和将作监等职,前后长达十三年。这期间,他主持修建了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xi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项重大工程[1]
李诫一生著述颇丰,涉及地理、历史、文学、音乐等许多方面。其著作大部分已散佚失传,只有他于绍圣四年(1097)奉旨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得以留存。《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1],始编于北宋熙宁间(1068年~1077年),元祐六年(1091年)成书。绍圣四年(1097年)李诫奉敕重修,元符三年(1100年)修订完毕,并经御览,于崇宁二年(1103年)付梓[2]。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对研究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二月,李诫死后葬于新郑梅山。[3]

人物生平

李诫为官60年,“干局明锐”,其兄曾任至龙图阁直学士。李诫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好学多才。他工书法,善绘画,藏书数万卷,手抄本数十卷。曾官通直郎,任将作监元符三年,李诫撰成《营造法式》,该书是建筑史上划时代著作。李诫还曾主持修建一系列著名建筑,如1099年修建五侯府、1102年修建辟雍宫,后又修龙德宫、棣华室、朱雀门、九成殿、开封府衙、明堂等等。大观四年在虢州知府任上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