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8天内[6],由破伤风菌从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4]1988年,全球估计有78.7万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死于破伤风。2018年,约有2.5万名新生儿死于新生儿破伤风,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7%。[6]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多由脐带感染引起[10],其具有感染性而无传染性,潜伏期多数为7~14天[5],典型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刺激后肌肉强直性痉挛发作、“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新生儿破伤风根据旧法接生或断脐消毒不严病史、脐部感染病灶或病史、出生后7天左右发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该病治疗的要点是控制痉挛、预防感染和保证营养,疾病初期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控制痉挛尤为重要,还需尽早使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等各种破伤风抗毒素治疗。[4]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很高[10],从出现症状到首次抽搐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差。[4]但该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11],可通过推广无菌接生法、母亲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等进行预防。[4]
大约300年前,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经描述了破伤风这种疾病。1884年,卡莱(Carle)和拉东(Rattone)发现破伤风的病因是由于感染造成的。1898年,乔法德(Chauffard)和凯努(Quenu)首次将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脑内注射用于治疗破伤风。[12]1989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6]2012年,中国成功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13]

相关定义

破伤风(tetanus):破伤风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以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感染病。典型表现为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及阵发性痉挛,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面死亡。[10]破伤风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重症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新生儿,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极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