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Sonnō-jōi Movement Revere the Emperor,Expel the Barbarians)。日本江户时代末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政治运动。当时,幕藩体制危机严重,又面临外来侵略,要求改革幕政的尊王论和主张排斥外夷的攘夷论相结合,形成尊王攘夷运动。

历史资料

1853年6月3日,美国东印度舰队率特遣军舰开进江户湾浦贺海面,以武力胁迫日本开国。1854年1月16日,美又胁迫日本幕府于3月3日缔结《日美亲善条约》,即《日美神奈川条约》。以后日本又与俄、英、荷等国签署同样条约,日本闭关锁国体制崩溃。
1858年(安政5年)7月,幕府大老(位居老中之上,辅佐将军政务的最高官职)井伊直弼(1815~1860)迫于外国压力,不待天皇敕许,[jìng]自签订《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见《安政条约》)。主张攘夷的某些藩主和志士通过与幕府有矛盾的公卿策动天皇下诏,拒不批准签约,宣扬尊王攘夷。1858年10月至1859年,幕府在京都江户等地大肆逮捕尊王攘夷派志士,杀害其领袖吉田松阴桥本左内赖三树三郎等人,造成安政大狱。1860年3月24日,攘夷派的水户、萨摩两藩的18名浪士(脱离藩的武士)为安政大狱的被害者复仇,刺杀大老井伊直弼于江户,史称樱田门外之变

发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