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

中国传统窑砖烧制品
金砖,也被称为“细料方砖”,是明清两朝皇室专用的一种高规格铺地材料,尺寸在二尺二寸上下。其取材特殊,做工精良,质地光洁,民间有“一两黄金一块砖”之说。[1]
苏州御窑金砖是明清两代皇家建筑中专用的一种高规格的铺地材料。[2]明朝清朝初年,苏州、江宁、太仓等七府都有烧造金砖的职责,但窑场都设在苏州府。清代雍正尤其是乾隆以后,只有苏州府负责金砖烧造,成为金砖的唯一产地。[1][3]金砖的制造工艺讲究、耗时漫长,需要经过选泥、练泥、制坯、阴干、烧制等29道工序,在北京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màn]的都是此砖,在砖的侧面,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1]
2006年,金砖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名字由来

金砖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金砖是由苏州所造,送往京城的,所以是“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朝的时候,一块金砖价值一两黄金,所以叫做金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