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丁山(1901年—1952年),原名丁增熙,安徽和县人,[1][2]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3][4]他曾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中央大学、山东大学等机构学习和任教。[5][6]丁山的研究领域广泛,从古文字、音韵到甲骨文的考释,再到商周历史与文化的研究,[7][8]他的学术贡献在中国历史学界有重要影响。[9][10]

人物生平

丁山幼年丧父,自学成材,立志钻研中国古代史。自小学而入经学,由经学而入史学。后靠半工半读旁听北京大学文科课程。1926年,他25岁时,考取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1927年,丁山经沈兼士鲁迅两先生介绍,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助教。1929年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1933年后历任中央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暨南大学等中文系、历史系教授。
1949年后,丁山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初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后,联系中国历史,写了《姓与氏》《半亚血族群婚制——[yìng]》等论著,决心有计划地全面整理自己毕生研究的心得,从事《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的撰写,他还计划撰写《商周史》前编稿。该书从1949年9月动笔,到1950年冬,完成52万字的初稿。1952年1月18日,丁山在山东大学逝世,终年51岁,葬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