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县

北魏设置的常州下辖县
晋陵县,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古县名。[1]始建于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当时因避讳东海王司马越世子司马毗的名字,将毗陵县改名为晋陵县。东晋南朝时期,晋陵县成为晋陵郡的治所。隋朝时期,晋陵县先后成为常州和毗陵郡的治所。唐朝元朝时期,晋陵县与武进县先后成为常州和常州路的治所。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将晋陵县改名为京临县,但在次年又将其恢复为永定县,并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将永定县恢复为武进县。晋陵县的历史沿革包括西晋时期、东晋南朝时期、隋朝时期、唐朝至元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时期。 晋陵县在历史上共存在了311年,是江苏古代县份之一,也是常州行政区划史的一部分。

历史发展

毗陵郡

隋大业三年(607)又废州置郡,常州复名毗陵郡。晋陵县属之。唐武德三年,吴王杜伏威李子通,归唐。改毗陵为常州,晋陵为州治。元至正十七年三月,朱元璋克常州,改晋陵为京临。不久并京临入永定。晋陵县治所在今常州市区。

临潼侨郡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