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通

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李子通(?―622年),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人,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
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威决裂,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拥兵二万人。615年,自称楚王。619年,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克江都[1](今江苏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年号明政。后徙都余杭(今浙江杭州)。占地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为杜伏威击败,被俘后执送长安。622年,欲东山再起,于是逃脱南返,在蓝田被捕杀。

人物生平

社会背景

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各级官吏趁机鱼肉百姓,令百姓贫苦不堪,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受害最重的当属山东隋炀帝三次东征高丽。山东长白山农民首举义旗,揭竿造反,李子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加入了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并成为脱颖而出的一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