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寺

普陀山第二大寺庙
法雨寺,又称后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1]位于普陀山后山南麓,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初名海潮庵。[2]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故得今名。法雨寺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之下,寺庙建筑风格精致恢弘、气象超凡,颇能体现佛教建筑美学[1]
法雨寺依山就势,层层升高,共245间殿堂楼阁,占地47600平方米,是普陀三大禅寺之一。现存殿宇294间,计880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层台基上,入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后依次为观音殿、玉牌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外观金碧辉煌,内部华丽精致,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2]是目前国内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内珍藏着清朝时从南京明故宫内拆建过来的九龙藻井,是普陀山三宝之一。[3]

简介

护国镇海禅寺,法雨寺为浙江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称后寺。明万历八年(1580年)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庵,后改称海潮寺、护国镇海禅寺。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南京明故宫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2006年05月25日,法雨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