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遗址

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7.5千米仰韶村南的台地[1],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因抬头可见韶山而得名,距渑池县城9千米[2],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也是仰韶文化命名地[1]
1921年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村遗址先后于1951年、1980年-1981年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于仰韶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获取了仰韶和龙山两个文化四个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3]
仰韶村遗址整体长约900米,宽约300米[1],先后发现了房址、壕沟、墓葬、灰坑葬、窖穴、灰坑、灰沟、道路、柱洞等遗迹[3],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遗物[4]。1961年,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022年,仰韶村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6]

历史沿革

仰韶早期约为7000年,仰韶晚期约为5000年前,延续时间长达20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