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妇女

新中国妇女
从1939年到2009年,从革命圣地延安到首都北京,从抗日的烽火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中国妇女》杂志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征程,迎来了创刊70周年的纪念日。70年来,《中国妇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抗战的艰苦考验,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动荡和洗礼,经历了“文革”的停刊和复刊,也经历了大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挑战。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时代变迁,它始终坚持弘扬妇女解放、自立自尊的精神,坚持女性的主流价值观,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关注妇女命运,伴随妇女前行。

简介

《中国妇女》杂志社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直属的一个事业单位,负责编辑出版《中国妇女》杂志。《中国妇女》杂志于1939年6月1日在延安窑洞中诞生。她是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本全国性的妇女刊物。毛泽东同志热情关怀和支持《中国妇女》杂志的创刊,并为创刊号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这激越的文字曾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妇女》杂志的读者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由于战争环境险恶、交通不畅和财政困难等原因,《中国妇女》杂志只出了22期,于1941年3月停刊。1949年7月20日,《中国妇女》杂志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因为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鲜明地区别于旧中国,所以定名为《新中国妇女》。这本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月刊,从复刊之日起就一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何香凝、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1956年1月起,《新中国妇女》改为《中国妇女》。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百万群众时,蔡畅大姐请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妇女》题了字。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妇女》的刊名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手写体。“文革”中《中国妇女》于1967年元月被迫停刊。1978年7月15日,《中国妇女》第二次复刊。历史在前进,国家在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亿万妇女面临的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直面现实,《中国妇女》全体同仁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在今天、在新旧体制全面交替的历史关口,我们刊物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名称由来

1949年春,在中国第一次全国妇女大会上,通过了出版全国性妇女刊物的提案。因新中国即将诞生,遂将该刊定名为《新中国妇女》,同年7月20日,其创刊号由新中国妇女社出版。该创刊号16开,50页,封面为石家庄大兴纱厂女工欢庆解放的大幅照片;封底、封内及目录页天头有女工、农妇慰问解放军、参加生产劳动图影多幅;扉页是即将就任新中国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副主席的朱德为该刊的手书题词。开国领袖的关怀指导,更使本刊添色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