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坦克

德国1930年代研制的中型坦克
三号坦克(德文:Panzerkampfwagen Ⅲ[1]),被誉为“闪电刀锋”[2],是二战期间德国生产的一种中型坦克,为纳粹德国“闪电战”初期成功做出重要贡献,于1937年至1943年间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三号坦克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战争的推进,三号坦克的多种改进型和变型车相继问世,以适应不同的战场需求。生产厂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2][8][6]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秘密设计了装备37毫米炮的“轻型拖拉机”,实为规避《凡尔赛条约》坦克禁令的伪装。[7]1933年底,德军召开秘密会议,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WaPrw6)与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代表齐聚,专门商讨新坦克炮塔的设计人选,底盘设计则不在议程之内。1934年1月,德军装备部召开会议讨论未来轻型坦克和步兵坦克(即中型坦克)需求问题。1935年,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在“装甲部队构想”中,提出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车型,即第一种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坦克,第二种为火力支援坦克。[7]1936年,戴姆勒-奔驰公司成功设计制造出德国第一辆代号ZW的三号中型坦克原型车,并且在1937年的样车测试中战胜其他竞争对手,获得了德国军方的最终生产订单。[2]三号坦克德军前期闪电战的主力,总共生产了5688辆。[9]
三号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独立扭杆悬挂的坦克。早期的三号坦克安装一台250匹马力“迈巴赫”HL108TR型V16缸汽油发动机,中后期则换装为动力更强的320匹马力HL120TR型V12缸汽油发动机。[2]三号坦克全车长5.38米,宽2.91米,高2.50米。[5]战斗全重19.5吨-20.3吨[8]。早期的3号坦克采用15毫米厚的高强度轧制装甲板,顶部和底部装甲厚度分别为10毫米和5毫米。之后将其厚度增强至30毫米。[2]主要武器是37毫米主炮,后期火力不足,全部换装50毫米主炮。[2]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