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茨·古德里安

德国陆军大将
1
3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一级上将,著名军事家,被誉为现代装甲战术的创始人,"闪击战"的倡导者,并且也是纳粹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将领之一。他与曼施坦因隆美尔一同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1][2]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兼地主家庭,不满13岁被送入候补军官学校,之后因表现优良被德国总参谋部的军事学院录取,成为最年轻的学员。1922年4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开始接触并研究坦克作战理论与实践。自1931年至1934年,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历任国防部运输兵监察司参谋长等[a],参与研制新型坦克,是世界上首批装甲师。1938年3月和10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奉命率部参加侵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行动。同年11月,晋升装甲兵上将,任快速部队长官,主管陆军的摩托化和装甲兵等[b]战术训练。1939年9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率第19军参加侵波战争,首次实践“闪击战”理论。1940年5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率部参加入侵西欧作战,经卢森堡比利时,横扫法国北部,创日推进速度90余公里的记录。7月19日晋升大将。1941年6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率部参加侵苏战争,在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和基辅合围战役中接连获胜。10月升任第2装甲集团军总司令,后在莫斯科会战中受挫,遂被希特勒解职。1943年3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出任装甲兵总监。1944年7月,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代理陆军总参谋长。1945年3月德军败降前夕,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因在作战问题上与希特勒发生矛盾,被再次免职,5月被美军俘虏,1948年6月获释。1954年5月病逝,终年65岁。[3]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闪电战术的重要推动者,他将坦克与机械化部队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化战争中,为德国建立了一支高效作战的装甲部队[1]但也有学者对该人物持有负面评价。例如,学者倪乐雄认为作为一代名将的古德里安事实上只能借助邪恶的纳粹势力,才能将机械化战争由观念变为现实,并达到军事上的登峰造极。[1][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