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革-米勒计数器

常用的金属丝计数器
盖革-米勒计数器(Geiger-Muller counter),又称盖革计数器、G-M计数器,是一种常用的金属丝计数器,根据射线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能制成,是一种用于探测电离辐射的粒子探测器[1][2][3]
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革(Hans Wilhelm Geiger)设计制成一台α粒子计数器。1909年,盖革和马斯登发现α粒子碰在金箔上偶尔会发生极大角度的偏折,后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1]1925年,盖革继续研究新的计数装置。1928年7月,盖革和米勒以1908年共轴金属丝原理为基础,大大提高计数器的灵敏度,由此盖革-米勒计数器诞生。[3][1]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盖革-米勒计数器经历气体混合物的优化、金属管的材料和形状的改进等改进和发展。19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核能计数的发展和应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得到广泛应用。19世纪70年代后,盖革-米勒计数器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产生了包括新的气体混合物的应用、探测器的结构和材料的改进、数字电子学技术的应用等改进。[4]
盖革-米勒计数器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常用的有圆柱形和钟罩形两种。[5]计数器根据射线电离原理制成,使用盖革-米勒管中产生的电离效应来检测电离辐射,例如 α 粒子、β 粒子和伽马射线,广泛应用于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实验物理和核工业等领域,早期也用于核医学射线测量。[4][2]

历史沿革

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革(Hans Wilhelm Geiger,1882-1945)按照卢瑟福(E. Ernest Rutherford,1971-1937)的要求,设计制成了一台α粒子计数器。卢瑟福和盖革利用这一计数器对α粒子进行了探测。1909年,盖革马斯登Ernest Marsden,1889-1970)在实验中发现α粒子碰在金箔上偶尔会发生极大角度的偏折。卢瑟福对这个实验的各种参数作了详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