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属

山毛榉目桦木科植物
榛属(学名:Corylus),榛子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L.)植物,是世界四大坚果果树之一,也是古老而宝贵的木本油料树种。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乔木,很少为乔木;树皮暗灰色、褐色或灰褐色,很少灰白色;芽卵圆形,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芽鳞。单叶,互生,边缘具重锯齿或浅裂;叶脉羽状,伸向叶缘,第三次脉与侧脉垂直,彼此平行;托叶膜质,分离,早落。榛属植物具有简单、圆形的叶片,边缘为双齿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每2-3枚生于上一年的侧枝的顶端,下垂;苞鳞覆瓦状排列,每个苞鳞内具2枚与苞鳞贴生的小苞片及1朵雄花;雄花无花被,具雄蕊4-8枚,插生于苞鳞的中部;花丝短,分离;花药2 室,药室分离,顶端被毛;花粉粒赤道面观宽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角形,通常具3孔,外壁在孔处不加厚,表面具颗粒;雌花序为头状;每个苞鳞内具2枚对生的雌花,每朵雌花具1 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在发育过程中苞片与小苞片不同程度地愈合),具花被;花被顶端有 4-8枚不规则的小齿;子房下位,2室,每室具1枚倒生胚珠花柱2枚,柱头钻状。果苞钟状或管状,一部分种类果苞的裂片硬化呈针刺状。坚果球形,大部或全部为果苞所包,外果皮木质或骨质;种子1枚,子叶肉质。花朵通常在春季早期、叶子展开之前开放,雄性花序呈淡黄色,长5-12厘米(2-4+3/4英寸),而雌性花序非常小,大部分隐藏在芽内,只有鲜红色、长1至3毫米的花柱是可见的。果实是坚果,长1-2.5厘米(1/2-1英寸),直径1-2厘米,被一个部分或完全包裹坚果的苞片(壳)所环绕。苞片的形状和结构,以及生长习性(是树还是萌生灌木),对于识别不同种类的榛属植物至关重要。

分布范围

本属约2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我国有7种3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根据化石花粉记录,本属最早出现于白垩纪,在北极、欧洲中部、苏联西伯利亚及北美中部及西部第三纪各期的地层中均有本属坚果及叶的化石发现。在我国东北抚顺古新,统和始新统地层有本属植物化石发现。已确认最古老的榛属物种是在华盛顿州费里县依普利亚纪岩石中发现的化石 Corylus johnson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