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沛省

越南西北部的省份
安沛省(越南语:Yên Bái)是越南西北部的一个省份,省莅安沛市。该地在中国唐朝时属于交趾布政使司管辖,北宋时归属越南。明朝初期,中国收复安沛,但越南趁中国撤军后再次占领。1991年8月12日,安沛省由黄连山省析置而成。安沛省面积688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人口为821,030人。首府安沛市是越南北部的交通枢纽,有滇越铁路可通往中越边境及首都河内,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安沛市是一座具有典型越南风格的城市,地势较为平坦,经济状况较好。该省的民族包括京族苗族瑶族、岱依族等。[1]安沛省的历史在法国殖民时期尤为重要,尤其是随后发生的“安沛起义”,即1930年2月10日越南士兵与越南国家党成员合作起义的事件。安沛省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林业和农业。安沛省拥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塔巴湖和塔巴水电站。东冲节是该省的重要节日。

人口

根据越南政府的统计总局数据,截至2019年,安沛省的人口为821,03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9人。在这一时期,男性人口为412,977人,女性人口为408,053人。安沛省有许多民族群体,占该国大多数人口的京族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定居,并与当地少数民族部落联合在该地区开发耕作。京族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海阳范巴鲁克,至今已有九代,1937年在洪村的Doc村竖立了一座纪念碑,被视为祖居地。安沛省有4个瑶族支系,包括红瑶(Dao Đại Bản,Dao Sừng)、紧身裤瑶(Dao Nga Hoàng,Dao Sơn Đầu)、白裤瑶和蓝田瑶(Dao Tuyển)。

历史

古代,安沛省地区曾被占领,由于洪河和Chay河的便利交通。该省进行了几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古代寺庙和其他遗址。木仓寨区出土了石器。越南在1859年至1883年间逐渐成为法国殖民地。最初,对法国统治的军事抵抗来自由屯王运动,由屯邑率领的屯邑军和潘定丰领导,试图让男皇帝哈姆尼治理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随着1895年潘定丰的去世,军事反对活动实际上结束了。此后唯一值得注意的事件是1917年的泰宁起义。在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越南国家党的成立,对法国统治的军事活动增加。越南国家党试图进行秘密活动以破坏法国统治,导致法国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审查。这导致他们的领导团体冒险在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直到1931年2月10日,越南国家党在与平民支持者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发动Yên Bái叛乱,即法国殖民军中越南士兵的起义。因此,Yên Bái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的战斗。Yên Bái和泰宁是越共的关键军事据点,他们从中国获得武器,与法国在这场战争中作战。1930年2月9日,驻扎在Yên Bái的第4团越南步兵反叛了他们的法国军官,但被同一部队的忠诚部队镇压。这次袭击是自19世纪末的屯王君主主义运动以来对越南殖民化最大的动乱。叛乱的目的是激发广泛的民众起义,试图推翻殖民政权并建立独立。越南国家党此前曾试图进行秘密活动以破坏法国统治,但法国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审查,导致他们的领导团体冒险在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这一事件导致了1930-31年间越南东北部对法国统治的广泛动荡。在1930年的“Yen Bai起义”中,许多法国军官被杀。为了镇压起义,法国采取了空袭,甚至使用了凝固汽油炸弹。法国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叛乱;许多越南士兵和12名越南国家党领导人被处决。在法国的这种镇压行动之后,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反殖民主义罢工和暴乱,所有这些都被残酷地镇压。这导致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越南北部的越共和共产党的势力受到打击。法国一直控制着他们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太平洋战争引发了1941年对法属印度支那的入侵。1961年,在Lục Yên区的Hum Cave发现了一个大型青铜圆柱形罐,上面雕刻着男女交[gòu]的形象。1964年,在Lục Yên区的Hum Cave发现了一个8万年前的骨架。1996年,在Trấn Yên区的Hợp Minh村发现了另一个青铜罐,以及一个2000年前的6岁女孩的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