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石生

中国同盟会成员
范石生(1887年6月18日[a]—1939年3月17日),原名范石僧,字筱泉(一作小泉),号小翁,云南河西小街乡(今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镇)人,中国同盟会成员,国民党高级军官。[1][2][3]
范石生出身贫困之家,早年跟随伯父范宗濂学医,16岁时考中秀才,因清朝废除科举,后考入昆明优级师范,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1][4]1909年,范石生经人介绍,先在新军协统蔡[è]部下担任文书,后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进入新军,担任见习排长。[1][4]辛亥革命爆发后,范石生投身革命,先后参加了昆明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四川靖国战争,1921年,他在参与驱逐云南都督唐继尧的行动后,被任命为十六团团长。[1]次年,唐继尧重夺云南政权后,范石生响应孙中山北伐号召,随滇军入粤,在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斗中,范石生立有功勋,孙中山亲自授予他上将军衔[1][4]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唐继尧企图继任大元帅,范石生率滇军第二军参加滇桂联军以期拒唐入粤,但因参谋长杨蓁被刺杀,造成军心涣散,以致惨败。[1][2]次年,滇军第二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石生与第十六军中的共产党员接触频繁。[1][2]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范石生拒绝在其所部清除共产党,同年,南昌起义爆发,范石生出于抗衡蒋、桂两系军阀的需要,对从南昌退出的由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给予了掩护与支援,1928年1月,待朱德率部前往湘南后,范石生随即称病赴广州休养。[1][4][2]不久,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先后被改编为第八路军第五师、五十一师,范石生任少校师长,同年底,他调驻襄阳,兼任襄樊警备司令。[1]1933年,范石生向蒋介石提出辞呈,随后常驻庐山,闲暇时替人治病。[1]次年,蒋介石批准他辞职,另任命其为中央军事参议院参议。[1]1937年底,范石生及家人返回昆明,行医为生。[1][4]1939年3月17日,范石生在出诊途中,被已故杨蓁之长子杨维骞和次子杨维骧以“替父报仇”的名义,枪杀于昆明西城脚,终年52岁。[1][4]
周恩来曾评价他说:“范石生未清共、反共,未杀左翼青年。他曾冒巨大风险,救援三支工农起义军。他是国民党中爱人民、爱士兵,忠实执行孙中山政策最好的将军。”[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