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周报
《南方周末》是由中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周报,创办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州,另设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深圳佛山六个办事处,逢周四出版,除评论、副刊等版块外,主打深度新闻报道,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调查类报道,关注涵盖社会、时政、经济、环保、健康、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1]《南方周末》创刊以“正义、爱心、良知、理性”为基本理念,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追求目标。[1]
1983年12月31日,《南方日报周末刊》试刊第1期出版。1984年1月21日,第2期试刊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2]定位为娱乐报。[4]1987年,《南方周末》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5]1988年10月21日,彩印报纸面世。[2]1988年,《南方周末》开始以娱乐为主转向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的第一次转型,[6]1992年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5]也是在这一年,《南方周末》将“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确定为基本原则。[7]1993年《南方周末》由原来的文化娱乐周报向一份严肃的时政周报转变,[8]10月29日,《南方周末》第507期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大关。[5]90年代中后期《南方周末》开始第二次的转型之路即以舆论监督为主。[6]其深度报道都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与揭露,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8]1994年5月6日,《南方周末》提出“强化新闻性,再上新台阶”的口号。[2]2001年,《南方周末》开始向“综合性、高品味的严肃周报”转型,[4]内容向时政转型,加强公正、理性原则。[7]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5]2007年,《南方周末》开通官方网站,开始迈向全媒体化转型,2009年,《南方周末》开始开发App移动终端,[7]2009年8月《南方周末》建立新浪官方微博,10月发布苹果手机客户端,[9][1]2012年11月开始陆续建立8个栏目的微信公众号,[9][1]2013年10月,《南方周末》实施全面改版并把报纸价格提高了67%。[10]2015年8月,《南方周末》推出了全面数字化工程,报社成立了数字化工程领导小组,[10]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会员制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家设立计量式软性内容付费墙的报纸。[11]2021年12月,南方周末开始由纸媒向媒体型智库转型。[11]
《南方周末》读者群体较广,其中知识型读者为核心用户。至2022年,已连续15年被中国邮政评为“中国畅销报刊”,是一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周报。[1]《南方周末》针砭时弊,分析社会热点,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体现一贯的人文关怀[12]学者易奇志评:《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人民最关注的重大事件,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4]

历史沿革

创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