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鹃

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小型攀禽
咬鹃共有1科6属39种,属小型攀禽。异趾形,1、2趾向后,3、4趾向前。羽色艳丽,具金属光泽。翅短、圆,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甚短;尾显较翅长,尾羽宽,羽端在成鸟近平截形,在幼鸟则形尖,最外侧3对长短差异大,越向外侧越短;跗[zhí]上半段被羽;颊部分裸露;两性异色。产于温暖地区的常见鸟类。树栖性,善爬不善走、跳,飞行能力不强,不迁徙。以果实或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于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外形特征

咬鹃科(Trogonidae)属中小型鸟类,共39种。是产于温暖地区的常见鸟类。羽密而柔,雌雄不同。腹部鲜红至黄色,胸和上体色深。非洲和美洲的咬鹃,雄鸟的上体彩虹色;亚洲咬鹃,雄鸟不具光泽,但头、胸、腰和尾带红色或粉红色。绿咬鹃属(Pharomachrus)的绿咬鹃在咬鹃科中最著名。除辉绿咬鹃(Pharomachrus mocino;即辉咬鹃,体长约125厘米)外,大多数种类体长24~46厘米。凸尾,尾羽12枚,尖端方形。尾下覆羽具黑、白花纹(如同杜鹃)。翅圆形,腿短,脚弱。第二趾(内趾)固定向后。嘴短,弯曲且宽,基部有嘴须;许多种类的嘴具锯齿。眼周有一圈彩色的裸露皮肤。在繁殖的季节,其中一个属的雄性格查尔(quetzals),尾羽会比其它的长90厘米。
粉胸咬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