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文化

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东夷文化是指东夷人一万年前后所创造的系列文化[1],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2],也是史前六大文化区之一[3],主要发源地山东沂沭河流域等[2],具体的范围包括了山东全境及其毗邻地区的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河北南部及辽东半岛等广大地区。[4]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4],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之意。[1]东夷文化从新石器时期的西河文化开始,依次历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由东夷人创造的不同阶段的文化[1][4]东夷人以凤鸟为部落图腾,是神话“夸父追日”的谱写者[4],且其创造的骨刻文字是中国最早以记事为主可系统识别的文字[1],是商周甲骨文的直接源头之一。东夷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礼乐制度,拥有最早的酿酒技术,制作的龙山文化高柄杯蛋壳陶是中国乃至世界制陶史上的巅峰之作等。[5]
作为东夷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东夷文化的核心地[6]临沂市于2018年9月举办了首届东夷文化节[1],并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中国东夷文化博物馆[6]皇山东夷文化园等,也是“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中心”[2]

历史沿革

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早期,原始东夷人 栖息在沂源县鲁山脚下的溶洞中,他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以母为氏,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