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切青

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的首府
什切青(波兰语:Szczecin,德语称”斯德丁”,Stettin)是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的首府。它也是波兰第七大城市和波兰在波罗的海的最大海港。[1]德语称斯德丁,历史上被波兰、瑞典丹麦普鲁士德国先后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市划归波兰,留在那里的德国人被驱逐到德国。什切青接受了波兰移民,主要来自波兹南地区。什切青已经成为波兰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城市起源于公元8世纪斯拉夫部落波美拉尼亚人建立的要塞,在城市的历史进程中曾是波兰的一部分,为波美拉尼亚公国首府。此后曾被瑞典、丹麦统治,1720年被当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一部分的普鲁士占领,取名斯德丁。此后的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国时期都处于德国的统治下。从12世纪到17世纪,城市是波美拉尼亚大公的驻地。1278年城市加入汉萨同盟,经济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城市的人口数十倍的增长,使得城市成为波罗的海最主要的港口之一,同时也是瑞典和后来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省省会。什切青位于波兰西北部,奥得河下游,什切青泻湖的南部,北面靠近波罗的海的斯德丁湾和波美拉尼亚湾,包括栋别湖的西南湖滨和奥得河两岸以及河流东西两道分叉之间的几个大岛屿,什切青与奥得河口波利采县的首府波利采相邻。与乌兹多姆岛上的希维诺乌伊希切组成港口联合体。2北纬53°26',东经14°34'。
随着城市成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城市的犹太人和波兰人遭到镇压,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划为下等人,而他们的命运则归于被奴役和死亡,在1945年纳粹德国被盟军击败后,什切青成为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随着德国人被驱逐,波兰人重建并定居在这座城市,当时城市也成为什切青省的首府,在1970年的反共暴乱和八十年代团结工会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