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何绍基,1799年生,1873年逝世,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一作[yuán]叟)。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zuǎn],历充广东乡试考官、提督,视学浙江[zhuó]四川学政,后被罢官。晚年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提携后进颇多,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1][2][3][4]
何绍基8岁随父母入京,早年是阮元、程恩泽门生。18岁应京兆试,取眷录。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优贡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正副考官。咸丰二年(1852年)任四川学政。为官仅两年,次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被斥为“肆意妄言”,受谗言所害,降官调职。遂辞去官职,咸丰六年(1856),由四川出发,经陕西等地到达济南,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讲学之余,尽游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处,留下许多诗句。咸丰十年(1860年),受长沙城南书院之邀离开济南赴长沙。前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同治十二年(1873年),病逝于苏州省寓,葬于长沙南郊。[1][2][3][4]
何绍基“通经史、精律算。尝据《大戴记》考证《礼经》,贯通制度,颇精切。又为《水经注》刊误。于《说文》考订尤深。诗类黄庭坚。嗜金石,精书法”。他是一位儒雅的文臣,又是才学全面的诗人学者,更是享誉书坛的大家。曾国藩评其道:“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此三者余不甚精,不知浅深究竟如何。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诗亦远出时手上,而能卓然成家”。[1][2][3][4]

人物经历

何绍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何绍基兄弟四人均习文善书,人称"何氏四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