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泽

清代学者、官员
程恩泽(1785~1837)清代学者、官员。字云芬,号春海,安徽徽州歙县人。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清史文载

父昌期,乾隆四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累官至侍讲学士,直上书房。恩泽勤学嗜奇,受经于江都凌廷堪,廷堪[]之曰:“学必天人并至,博而能精,所成乃大。”嘉庆十六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道光元年,入直南书房,宣宗曰:“汝父兰翘先生昔年在上书房,朕敬其品学。汝之声名,亦所深悉,宜更守素行。”典试四川。三年,督贵州学政,劝民育栗蚕,其利大行。重刊岳珂《五经》以训士。郑珍有异才,特优异之,饷以学,卒为硕儒。六年,调湖南学政。任满回京,[jiàn][zhuó]国子监祭酒。命充《春秋左传[zuǎn]修官,推本贾、服,不守杜氏一家之言。母忧归。十一年,服阕,仍直南书房。未补官,特命典试广东。知南海曾钊名,冀得之。钊未与试,榜发,大失望。所得多知名士。改直上书房,授惠亲王读。迁内阁学士。十四年,授工部侍郎,调户部。以部务繁,罢直书房。十七年,卒,上甚惜之,优诏赐恤,赐其子德威举人
恩泽博闻强识,於六艺九流皆深思心知其意,天象、地舆、壬遁、太乙、《脉经》莫不穷究。谓近人治算,由九章以通四元,可谓发明绝学,而仪器则罕传,欲修复古仪器而未果。诗古文辞皆深雅。时乾、嘉宿儒多[]谢,惟大学士阮元为士林尊仰,恩泽名位亚於元,为足继之。所欲著书多未成,惟《国策地名考》二十卷、《诗文集》十卷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