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侗

“票界大王”、戏曲教育家、活动家
爱新觉罗·溥[pǔ]侗(1876年10月3日-1950年8月9日),[2]出生于中国北京,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民国四公子[a]之一,“票界大王”[b],“京朝派”昆曲代表人物。[1][12]
溥侗生于清室宗亲家庭,是爱新觉罗·载治的第五子,人称“侗五爷”。1881年,载治卒,被封为镇国将军。[5][8]自幼在上书房陪读,酷爱剧艺。因其在戏曲上的精深造诣,获得“票圣”“票界大王”的美誉。[5][13]1907年,主持北京业余昆曲社团言乐社,使京朝派昆曲得以传承。[14][15]1911年,他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作曲。辛亥革命后,他将言乐社扩建为言乐会,成为清末时期具有影响力且规模最大的业余曲社之一。[8][15]1927年,任“乐律研究所”所长。[16]1929年,主持重组言乐会。[15]1930年初,溥侗被聘为北京清华大学特别艺术导师,[13]直至1933年离任。[1]同年,受聘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5][17]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在汪伪政权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5][16]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列入汪伪汉奸审判者之列入狱,后改监外执行。[3][5]1950年8月9日,病故于上海,安葬在昆曲发源地苏州的灵岩山。[2]
溥侗书画兼善,娴于音律,通晓古典,摒弃门户之见,真正做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是“京朝派”昆曲代表人物,也被视为谭派的正宗传人,更是戏曲教育家与活动家,是中国戏曲史上一大奇才。[1][12][18]

人物生平

皇室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