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90

锶的一种具备放射性的同位素
[]-90(英文:Strontium-90),其元素符号为90Sr[2],是38号元素锶的16种同位素之一,也是唯一一种半衰期足以引起环境问题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28.8年,衰变生成[]-90。锶-90是一种ß发射体,可连续通过ß衰变释放大量热量与电子[1]
锶-90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人类活动的最直接结果。锶-90主要由[yóu]-238、铀-235、[]-239通过核裂变产生。也可通过其短半衰期同位素锶-91至锶-102的裂变产生。锶-90在医学方面被广泛应用于靶向消灭癌细胞,在工业方面可用于制造测厚仪、在生物学方则被用作放射性示踪剂。锶-90在人体内的化学作用类似于钙,往往集中于骨骼和牙齿。锶-90会引发骨癌和其他癌症,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辐射服等。[1]

主要来源

人们首次发现放射性锶-90是在19世纪40年代。当时,锶-90作为钚元素和铀元素核裂变产物第一次被人们发现。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各国核技术发展,大量的锶-90在核反应堆核武器测试中被产出。[3]据统计,在一次核弹爆炸或者核反应堆中,约5.8%的铀-235会通过裂变生成锶-90。[4]除核武器测试、核反应堆生产之外,实验室中锶-90的不当使用也会增加大气中锶-90的含量。其中,大气中锶-90的主要来源是核武器测试中产生的放射性坠尘。据统计,1945年至1980年进行的核武器测试中,总共向空气中输送了约622拍[a]贝可[b](约1680万居里的锶-90)[5][1]
锶-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