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洪非

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陆洪非(1923--2007.7.29)男,汉族安徽望江人。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黄梅戏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黄梅戏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

人物经历

陆洪非于1923年10月出生在安徽省望江县一个普通家庭中,他的父亲陆鹤松上过三年私塾,在农闲时爱朗读唱本,他的祖母也喜欢民间小调,常演唱地方传统曲调。这样的家庭环境在无形中培养了陆洪非对艺术的兴趣,使他从小对民歌产生了浓厚的爱好。陆洪非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先是读于一所中学,随后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之后,他进入安徽学院学习了几天,然而觉得课堂内容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决定主动辍学。[1]
在1946年至1949年间,陆洪非一直在多家新闻机构担任记者和编辑职务,在这些职位上,他不仅从事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还积极参与着当时的革命运动。1949年至1951年期间,陆洪非在太湖中学望江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并开始接触黄梅戏。他以知识分子的身份,从文化层面参与了黄梅戏的推广和发展。[2]
1951年,陆洪非担任安庆行署文教行政工作,撰写了一篇关于黄梅戏剧种的研究与介绍文章《从农村到城市的黄梅戏》。次年,该文被编入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一书中。同年,陆洪非开始根据胡玉庭的口述本收集《天仙配》素材并进行改编。1953年,陆洪非调任安徽省文化局剧目室工作,正式开始了黄梅戏创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