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

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湖南大戏种
祁剧,旧称祁阳班子[3],又称为祁阳戏、楚南戏[2],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属于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湖南大戏[7],因发祥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2]。祁剧流传于湖南省衡阳、邵阳零陵郴州黔阳(即今怀化)等五地(市)区,以及广西广东福建贵州诸省,远及云南、新疆[3]
明代中叶,弋阳腔传入祁阳,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祁剧的雏形。在发展过程中,祁剧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均使用祁阳官话进行表演[2]。2008年,祁剧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祁剧唱腔中包含高、昆、弹三种声腔,演唱声调高亢嘹亮,辅以高音战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乐器伴奏。须生演唱时用沙音以显苍老,小生子音以显文秀,旦角用窄音以显秀媚,花脸用霸音或喝音以显粗豪[2]。连台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西游记》《夫子戏》等,是祁剧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昆传统剧目[8]

历史溯源

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据说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地方化,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65年至1487年),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社会太平,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官场选伎征歌,民间酬神演戏,一时成为社会时尚。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民国年间,称“祁阳戏”,以发生发展于祁阳一带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兼有高、昆、弹3种声腔,分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