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坟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墓地
八王坟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墓地,大致位置为东起现在的大望路西侧,西到郎家园,南边到醉公坟紧邻通惠河,北边大约到现在的建国路北侧。[1]因为阿济格在诸王爷中排名第八,所以民间一直称他的墓地为八王坟,并作为地名称谓一直延续至今。[1][2]
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后的八王坟有了宫门、享殿、宝顶和墙圈,并立有当年康熙皇帝命敕建的两方驮龙碑。[1]八王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日本人的伤兵医院,后来建了一个酿酒作坊,最后建成了北京酿酒总厂。[1]五十年代在原北京酿酒总厂旧址成立了北京红星二锅头酒厂。现在八王坟地区建成了很多商场、住宅、酒店。[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伪统治时期,建北京酿造总厂,八王坟被彻底铲平,之后八王坟的地面建筑彻底消失,唯一留下的只有八王坟的地名。[4]

建设背景

阿济格,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与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同为太妃阿巴亥所生。阿济格从征察哈尔、喀尔喀、朝鲜,到与明军交手的宁远之战锦州之战广渠门之战,一直是后金骁将。崇德元年(1636年)进爵武英郡王,攻略明朝保定等地,“五十六战皆捷”。顺治元年(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带领阿济格和多铎夺取了北京城,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在王爷中排位第八。同年,他奉命追击李自成,军队开进江西。1651年,多尔衮病死,阿济格密谋承袭摄政王位,事泄遭幽禁,后被赐死——其骨灰埋葬于通惠河畔一处荒凉之地,即后世所谓之“八王坟”。[5]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居民也回忆说,从祖辈上流传下来就知道这里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坟地。既然英亲王阿济格在努尔哈赤的众多皇子中排位第十二,为什么会对他死后的墓地称为“八王坟”呢?这是因为阿济格在清朝初期开国诸王的排序中列为“八王”,所以对于他去世后所葬的墓地,民间老百姓一直俗称“八王坟”,并作为地名称谓一直延续几百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