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属

鹰科中的一个属,栖息于草原和沼泽的中型猛禽
鹞属(Circus)是鹰形目鹰科中的一个属,根据2024年3月版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本属包含15个物种。[2]鹞属鸟类为中型猛禽,体长39-53厘米,[6]雌鸟比雄鸟体型大。嘴形小而弱,面部羽毛呈脸盘状,身体细瘦,翅长而尖,尾长而细窄,腿细长。[9]雌鸟羽毛多为棕色,雄鸟多为白色、灰色、黑色等。[6]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大洲,在欧亚大陆种类最多,栖息于湿地沼泽、草原、农田、盐沼、干旱地等环境中。[6]在日常用语中,其它猛禽有时也被称作“鹞”,如鹰属的猛禽雀鹰(Accipiter nisus)俗称为“鹞子”,本文所指的“鹞”为鹞属猛禽。[10]
鹞属鸟类以啮齿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大型昆虫等为食,[6]常在草原和沼泽上空缓慢飞行寻找猎物,[8]飞行时两翅上举成“V”字形,通常以滑翔为主,较少扇翅,[7]发现目标后突然降至地面捕食[9]它们主要在白天活动,尤以晨昏最为活跃。[7]鹞属鸟类的配偶方式包括单配制和一雄多雌,[11][8]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27-38天,育雏期35-45天。[9]
鹞属鸟类是顶级捕食者,能够控制啮齿类动物、鸟类和昆虫的数量,是生态系统健康的生物指标,[6]但由于栖息地丧失、狩猎、人为焚烧草原、灭鼠剂和农药的使用、风电场等因素,[12][13][14]许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马岛鹞、留尼旺鹞、黑鹞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濒危(EN),草原鹞被评为近危(NT)。[3]多个地区已采取建立保护区和人工救助等方式保护鹞属鸟类。[12][13]2021年,白头鹞白尾鹞白腹鹞草原鹞乌灰鹞鹊鹞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

演化

在距今600万-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期间,全球的植被类型有从较郁闭的森林环境向开阔林地和稀树草原环境过渡的趋势,C4植物[a]的出现导致草原环境扩张。中新世晚期也是哺乳动物群落大规模更替的时期,啮齿类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爆炸性辐射演化,这些环境变化为鹞属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根据不同的估算方式,鹞属的出现时间为距今270万年前或距今660万年前,其祖先可能是适应森林环境的猛禽类,它们适应了新的开阔环境,在世界上远距离扩散和迁徙,演化出多个物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