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

无色的有机物液体
乙腈(Acetonitrile)又名甲基氰、氰基甲烷、氰甲烷、乙烷腈等,是最简单的有机腈。[7][1][2]化学式为CH3CN,摩尔质量为41.0g/mol[1]最早由法国化学家让-巴蒂斯特·安德烈·杜马(Jean-Baptiste André Dumas)于1847年首次制备。[8]
乙腈为有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能与甲醇丙酮乙醚四氯化碳和许多不饱和烃混溶[1][3][5]其蒸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乙腈加热或燃烧或与热表面接触时会分解生成含有氰化氢和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与酸、碱发生反应,生成有毒和易燃的氰化氢。[1]乙腈的制备可以从生产丙烯腈的副产物中回收,也可以通过醋酸乙炔的氨化合成。[9]
在实验室中,乙腈可以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光谱和极谱分析的有机改性剂溶剂[10]乙腈是一种溶解能力较强的极性溶剂,在工业上是涂料、树脂、纤维、及橡胶的良好溶剂。[11]乙腈在医药方面用于合成人工胰岛素磺胺嘧啶等多种药物。[12]在农药方面,乙腈可用于生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乙肟威等。[13]
乙腈蒸气会刺激鼻和咽喉。其液体溅入眼内有明显刺激,能引起面部轻度发红和胸紧迫感。吸入乙腈蒸汽或经皮肤吸收后会引起中毒,轻则有轻微的麻醉作用,高浓度乙腈蒸汽中毒则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极度乏力和意识模糊,血中氮化物硫氰化物浓度增高,并有蛋白尿等症状。[14]

相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