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曼·戴森

美籍英裔物理学家、数学家和作家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1923年12月15日—2020年2月28日),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4][10]英国皇家学会院士。[8]
戴森1923年出生于英国伯克郡,自幼对科学和数学充满热情。[3][4]1936年,戴森进入温彻斯特学院,后续在剑桥大学跟随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深入研究数学,并分别在1945-1946年间在闽科夫斯基猜想和阿尔法贝塔猜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二战后,戴森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师从汉斯·贝特理查德·费曼,证明了变分法方法和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开拓了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4]1951年,戴森成为康奈尔大学教授并在美国定居,后续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59年,他提出了戴森球构想,[11]并在1998年的《全方位的无限》中提出戴森树的构想。[12]2020年2月28日,戴森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家医院跌倒后去世。[1]
戴森于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学界好评。[4]戴森一生获得许多奖项,如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Hughes Medal) 等。[3]戴森编写了《宇宙波澜》等书籍,亦有颇具影响的《生命起源》等书籍。因其杰出成就,戴森获得了 1996 年的享有“诗人科学家”美誉的托马斯奖(Lewis Thomas Prize)。[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