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属

鼬科下的一个属,食肉目中最小的种类
[yòu]属(学名Mustela)是食肉目鼬科的一个属,[8]通称鼬。[12]截止2024年,根据《生物物种名录》(COL),鼬属有18种。[2]分布在除大洋洲外的各大洲。中国有8种鼬属动物,包括黄鼬、香鼬、纹鼬、黄腹鼬、艾鼬、小艾鼬、伶鼬和白鼬。[3][13]
鼬属动物是食肉目中最小的种类。[12]其中,伶鼬最小,体长16.5-21.7厘米,体重30-100克。[11]艾鼬是最大的鼬属动物,体长31.5-46厘米,体重460-1198克。[10]体躯瘦长,四肢短小,有五个弯曲锋利的脚趾,牙齿尖锐。雌鼬略大于雄鼬。[13][14]大多数鼬属动物毛皮呈棕褐色,部分呈白色。[6]鼬属动物食谱很广,以青蛙、鱼类、雏鸟等幼禽为食,尤其是老鼠等啮齿类动物[15]鼬属动物行动轻快敏捷,昼伏夜出,极其活跃,且适应性极强,山林、草原、荒漠丘陵、盆地、沼泽等地均有分布。鼬属动物喜好穴居,洞穴大多构筑在乱石堆、倒木、岩石缝等地。[6]
鼬属动物肛腺分泌物散发的含硫臭气味可以用来进行同类识别,也可以在捕猎过程中对鼠类的攻击行为起到抑制作用,[15]因此控制害鼠的作用很大,是农区鼠类的主要天敌。其毛皮有很高经济价值,肉还可食用。[6][16]根据《神农架中药资源图志》,香鼬黄鼬黄腹鼬的肉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杀虫疗疮、健脾开胃等功效。[14]
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人类的过度干扰、捕猎及利用毛皮等威胁,部分鼬属被列入保护名录。[17]2023年6月26日,香鼬、白鼬艾鼬等7种鼬属动物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2024年,有19种鼬属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极危(CR)、濒危(EN)、易危(VU)各有1种。[4]

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