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

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板凳龙,又称“龙舞”“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是在全国各地,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传统舞蹈。板凳龙起源于汉代,发源于江浙地区,形式可分为一条板凳或多条板凳制作的板凳龙,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1][3][2]
板凳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起源于祈雨祈福、战争、娱乐活动、生产劳动等活动的说法。[2]板凳龙据龙的造型来区分,则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不同的形态对应不同的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4]以流派来分,板凳龙可分为张家界板凳龙陕西板凳龙湖北板凳龙四川板凳龙浙江板凳龙等流派。[2]其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4][1]
2006年,浦江板凳龙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21年,徽州板凳龙安仁板凳龙被列入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

活动起源

板凳龙和我国其他一些民间艺术形式相同,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起源于祈雨祈福、战争、娱乐活动、生产劳动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