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光

北元年号
宣光(1371年—1378年/1379年),北元第二代皇帝昭宗爱猷识理达腊使用的年号。

介绍

“宣光”是北元昭宗[yóu]识理达腊的年号,可能取自周宣王汉光武帝两位中兴之主的合称,表达了元昭宗力图中兴大元的梦想。由于北元没有汉文史书明朝官方又将其视为“伪号”而不予记载,所以该年号在中国长期被[yīn]没。比如清康熙时所修的《石屏县志》臆测“宣光”是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立的年号,清代金石学者王昶发现云南有宣光纪年的碑文时,臆测是唐宣宗之误,等等。但清人叶维庚缪荃孙等都考证出宣光是北元年号,这个结论通过柯绍忞所修的《新元史》而广为人知。随着在云南发现的越来越多的带宣光年号的碑刻、黑水城遗址出土的宣光年号文书、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方刻有宣光年号的“太尉之印”等物证的面世,“宣光”年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除了物证外,文本中也有“宣光”年号的蛛丝马迹。居住在明朝江南地区的元遗民丁鹤年有诗“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洪运未移神器在,周宣汉武果何人?”另一遗民王逢则有“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的诗句。起初人们未解其意,后来才发现宣光是北元年号,元遗民通过某种渠道获悉了宣光纪年。在邻国高丽,亦有奉宣光正朔的明确记载,在1377年二月到1378年九月使用宣光纪年(高丽禑王在位时)。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直指心体要节》下卷金属活字本的年代落款就是“宣光七年丁巳”。宣光年号使用了八年(一说九年),爱猷识理达腊去世后,脱古思帖木儿继位,改元“天元”,但远离北元朝廷的云南则使用至宣光十年。

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