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湝

北齐末代皇帝
高湝(?一公元577年),渤海郡[tiáo]县(今河北景县),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十子,北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等人同父异母的弟弟。其生母小尔朱氏,北齐灭亡前曾名义上成为北齐皇帝[1]
天保年间,高湝封任城王,后又任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三年(公元567年),任太保、并州刺史,加封正平郡公。武平年间,迁任太师、司州牧,再为冀州刺史,加封太宰,后成为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武平五年(公元574年),高湝平定了崔蔚波的叛乱,因此被封为左丞相、转任瀛州刺史。安德王高延宗于晋阳称帝时,曾派人劝降高湝,高湝不愿。战败后,同后主逃至邺城时,高湝被加封为大丞相。逃至长安时,高湝与后主皆被伏诛[1][2]

人物生平

明察秋毫

高湝年少而聪明,天保年间封任城王,后又任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三年(567年),任太保、并州刺史,加封正平郡公。当时有一位妇人在汾水洗衣服,有一名骑马人换了妇人的新靴,妇人就只好拿着他的旧靴,到州府里报官。而高湝就召来城外的妇人,展示那对靴之,说:“有一位骑马人在路途上被贼人劫害,遗下此靴,有没有此人的亲属?”一妇人哭诉:“我的儿子昨天穿着此靴去妻子的家!”不久就捕获那骑马人,当时的人认为他十分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