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莱里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
摩莱里(Morelly),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大约生活在1700~1780年间。是十八世纪法国学术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一生写了许多著作,但都用不同的笔名发表,“摩莱里”是他笔名,真实名字不详。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巴齐里阿达》和《自然法典》。

摩莱里的需求思想

? 摩莱里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洛克,但是他在发挥这些思想时却创立了一个很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在认识论和伦理学方面都要早于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的比较后期的学说。摩莱里的哲学思想没有多大的独到之处,他的主要贡献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从理想社会制度的描述变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阐发,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较为充分地描述了他的社会学思想。他认为上帝规定了自然界中的不变的运动原则,这个原则无疑也应当成为人的行为规定同样不变的原则。他主张符合自然和理性的社会状态,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完全现实的阶段,是人类历史的起点。自然人就是原始人,他纯洁无瑕地离开了自然的怀抱,他的本能、他的自然需求应当引导他而且也的确引导地趋向自然状态,趋向行善而不做恶。他说:“人既没有天生的思想,也没有天生的习惯。人在其生命的最初时刻是完全无所谓的。”他的灵魂是一张没有画过任何东西的白纸,或者是一面从幕后取出来放在无数形形色色的事物面前的镜子。他的印象和思想,取决于周围事物在他身上引起的感官活动,取决于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方式。(摩莱里《人类理智论》,法文版第2—3页;摩莱里《自然法典》,希纳尔序言,法文版第12页。)
摩莱里认为,道德的真正基础是自爱。所谓自爱,“就是以简单而无害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生存的持久的愿望。”(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页。)他指出,这种自爱是天赋的,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他认为“人被自身的需求逐步唤醒,这种需求使他关心自我保全。”(《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