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

广西崇左市西南部历史政区
龙州,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市西部的一个县级行政区。龙州县东邻崇左市江州区,东南接宁明县,南靠凭祥市,西及西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省相邻,东北连大新县。龙州县是红八军的故乡,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是中国长寿之乡,是世界花山岩画文化遗产地。[1]   
龙州县与越南接壤的有彬桥、下冻、水口、武德、金龙5个乡镇。中越边境线龙州段长184千米。1889年,龙州被辟为对外陆路通商口岸,是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素有“边陲重镇”“小香港”之称。[1]
龙州县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国家二类口岸科甲口岸。有水口、科甲、那花、布局4个边民互市点。[1]截至2022年,龙州县辖5镇、7乡,117个行政村、17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3万人,壮族人口约占95%。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311.19平方千米,地表水域面积4634.93 公顷。主要河流有水口河、平而河、丽江明江、黑水河、峪阳河峒桂河明仕河8条,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1]

历史沿革

龙州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唐朝时期,龙州作为一个政区被设立,并在随后的历史中多次更改其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元朝时期,龙州升格为万户府,明朝又将其改为龙州。清朝初年,龙州被分为两个巡检司,但在乾隆年间又恢复为龙州厅。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央与地方政权结构的调整及行政管理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