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短

气短
气短(panting),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的表现。患者多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若气短引起呼吸困难,首先做到及时给予补氧。

病因及常见疾病

  • 气短,有器质性的和生理性区分。器质性的原因: 
  • 1.肺功能不佳
  • 有些患者患过肺部疾病,虽已治愈,但肺部功能受到影响,常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劲,这是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狭窄,肺部的呼吸面积减少导致。 
  • 2.心脏功能较差
  • 肺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心脏泵出到肺部的血液去完成。如果心脏功能不太好,泵出的血液流量不足,也会出现气短。这种气短的特点是劳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或不出现;仰卧位时加重,坐位时减轻。 
  • 3.慢性病
  • 有的慢性病患者也会出现气短现象,如患重度贫血、冠心病糖尿病肺癌、晚期肺结核矽肺支气管哮喘、各类肺炎等都可能出现气短。

鉴别诊断

  • 需要与生理性气短相鉴别:
  • 生理性气短也叫一过性气短。引起这种短暂气短的原因有: 
  • 1.吸气中枢出现了抑制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肺部均匀的一呼一吸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但有时由于二氧化碳在肺部的积聚,刺激吸气中枢的兴奋,使吸气加剧,产生短暂的深吸气,随之出现长出一口气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2.伏案工作时,因低头呼吸,会出现憋气和气短现象,当抬头挺身解除压抑后,又会出现深吸一口气的补偿现象。 
  • 3.当全身贯注,精力高度集中地工作,而坐姿不好时,因呼吸长时间处于浅表状态,致使肺泡换气不足,这时深吸一口气,是对浅表呼吸的补偿。 
  • 4.腹部脂肪较多的肥胖者,因横膈膜上下活动受限制,影响肺呼吸功能,易出现气短现象。 
  • 5.或因思虑过分,心中闷闷不乐,情绪不好,有时也会抑制呼吸中枢,当呼吸中枢恢复正常时就会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这是大脑兴奋和抑制间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