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尺

一种计算工具
计算尺(外文名:slide rule)是一种处理繁多数目的计算工具。[1]普通计算尺的外形像个直尺,[3]长度为30厘米左右。[1]由上下两条相对固定的定尺、中间一条可以移动的滑尺和可在定尺上滑动的游标3个部分组成。[3]
计算尺大约发明于1620—1630年间,[4]1620年,英国数学家埃德蒙·甘特(Edmund Gunter)发明了甘特对数尺。1622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将两把甘特尺组合成了可以视为现代计算尺的滑动设备。[3]1850年,一名法国炮兵中尉对计算尺进行了改进,法军在与普鲁士人作战时用它进行弹道计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轰炸机也都配备了专门设计的计算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计算尺非常流行,[2]自袖珍电子计算器问世后,计算尺开始逐渐被淘汰。[5]
工业革命到现代社会,计算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约有4000万支计算尺应用于各种行业中。在工程领域,帝国大厦胡佛水坝金门大桥、汽车液压传动装置、晶体管收音机和波音707客机[2]中国“两弹一星”、美国“土星5号”助推火箭、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和“东方号”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3]等都应用了计算尺。在“阿波罗”太空任务中,便携式计算尺登上了太空。[2]

历史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