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又称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是指一种通过删除、插入或替换基因组的某个片段或特定碱基使基因组发生特定变化的分子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到基因组上的某一个位点,在这个位点上剪断目的DNA片段,插入新的DNA片段,从而使特定位点基因序列发生突变,实现对DNA序列的遗传改造操作。[5][3][2]
自1865年,孟德尔Mendel)发现遗传规律后,人们对遗传与生命的探索不断深入。二十世纪中期,赫尔希(Alfred Hershey)验证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了分子水平,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同源重组来提高突变率,经过努力又发现了归巢核酸内切酶(meganuclease)以及逐渐迭代了基因编辑技术——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第一代) 、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第二代)和RNA引导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第三代)/Cas9核酸酶。[4][6][2][3][7]
基因编辑及其技术在医疗、农业、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例如药物靶标基因筛选、基因治疗、构建动物模型、作物品种优化等等。[2][3][4]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中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也一直是舆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在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与辅助生殖时,会面临不同于传统医疗手段的可控性风险,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也可能会产生更高的合法性、公平性等伦理争议。[8][4]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