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县

宋代时期的县城
兴化县,设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直属福建路兴化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正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降宋三年后中毒身亡之际,迫于形势的原南唐清源郡节度使仙游枫亭人陈洪进归顺宋朝,献出泉州漳州两郡一十四县(含莆田、仙游、同安三县)。由于陈洪进长期养精蓄锐需要耗费大笔军饷,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大刮民财,最终激起了以仙游古邑(今游洋镇)人林居裔为首的农民起义,延续近两年,震动宋廷。战事平息后,宋太宗翻览地图,认为游洋“地险民顽,欲以德化之”,决定在此单独设军立县,加强控制,并亲自取名“兴化”,即兴天子之德,以感化顽民之意。[1]
说起“兴化人”、“兴化米粉”,多数乡亲只知道历史上的福建省兴化府”或者今天的江苏省兴化市”,而不知莆田仙游二县还有个兄弟叫“兴化县”。然而,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了长达471年,跨越宋、元、明三朝,构成兴化“文献名邦”美誉的历史有机组成部分。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泉州府仙游县游洋镇一带林居裔造反失败,宋太宗为强化其统治,事属权宜划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四县各一部分地设立兴化县,和泉州府莆田县、仙游县一同归属福建路兴化军。兴化军治所、兴化县治所暂时设在游洋镇。古兴化县行政区域范围包括莆田县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仙游县钟山游洋象溪石苍永泰县南部和福清县南部的一小部分。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