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论篇

《荀子》重要篇章
《礼论篇》是《荀子》的第十九篇[a],是一篇全面介绍礼的专题论文,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参考文献。“礼”为“先王”调节人们欲望、避免争乱而制定的“度量分界”,其主要内容是“养”(养人之欲)和“别”(贵贱有等)。该篇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治国的根本。[1][2]
春秋战国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不断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荀子在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各家学说有所吸收,对儒学进行了发展与改造,形成自己的礼学学说。[3]《礼论篇》主要论述了礼的起源、内容、作用及意义。荀子认为礼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统治者为了调节人的欲望而制定的,是人为的。人如能以礼做为行为规范,通过道德涵养和审美活动,就能收到“化性起伪”的效果。礼不只"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更是为了确立等级差别, 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因此礼是治国之本,是"人道之极"。同时荀子认为死生如一,特别重视丧礼,因此对丧礼作了详细阐述。[1][2]
《礼论篇》中的礼学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理论,而且对后世的学术文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如荀子提出“隆礼重法”,把礼与法相提并论,其弟子韩非子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理论,终成为法家之大成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有言:“礼学为荀子所最重,自为书中(《荀子》)重要之篇。”另一方面,荀子以礼治国的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也产生消极影响。近现代学者李泽厚认为荀子的礼学思想失去了氏族传统的民主、人道气息,开启了后世以严格等级差别为统治秩序的专制体制。[4][5][6]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时人尊其为“卿”,称作“荀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同,荀子又被称作孙卿。中国古代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孔子孟子一起,被视为中国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