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壮图

清朝历史人物
1
2
尹壮图,字楚珍,乾隆三年(1738年)生于云南蒙自,在“认真读书、宽以待人,生活淡泊”的家风家教熏陶下,他为官清廉公正,仁民爱物,孝敬父母,对子女管教甚严,高风亮节的道德品质为世人敬重,被列为蒙自乡贤,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其故居所在的街道更名为“阁学街”。[1]
尹壮图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尹壮图以参奏天下仓库亏缺,被刑部“比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关进大狱,判处斩刑;之后,乾隆以“不妨以谤为规,不值加以重罪也”免去尹壮图的死罪,被贬为内阁侍读;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尹壮图辞官回到云南,奉养母亲,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又被重新起用,后请辞回乡,曾掌教昆明五华书院等。[2]尹壮图在京为官多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得罪了不少权贵,离京时无人相送,仅老家人王忠相随,随身之物仅嘉庆送的大缎、摺匣、一对红纱灯及一些书籍;1803年冬月,蒙自观澜书院落成,尹壮图热心本县教育事业,返回蒙自任观澜书院主讲;两年之内,书院的学生李先德、杨淇、尹奠图、汤联荣等一大批人都考中秀才,入学人数之多,为蒙自前所未有。[3]尹壮图还是乾隆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之一,自创龙蛇体书法,《尹壮图墨迹》收录了尹壮图的对联、条屏、中堂、横幅、题额、板联、石刻、拓片等书法作品101件,作品多以行书为主,该书的出版面世,展现了尹壮图作为精湛书法大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伟大的艺术成就,为研究尹壮图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4]

人物简介

[清]字万起,一字楚珍,云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和珅创设议罪银制度。壮图上书乾隆帝,直言议罪银制不利于朝廷,此议遂罢。尹壮图又上奏:“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培养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请旨简派满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望。”乾隆命户部侍郎庆成带他四处调查,却查无实据,尹壮图到了山西太原后即奏陈“仓库整齐,并无亏缺,业已倾心贴服,可否恳恩即今回京待罪?”但乾隆不同意,“一省查无亏缺,恐不足以服其心,尚当前赴山东及直隶正定、保定等处”,要尹继续访查。尹壮图覆奏称:“所过淮、扬、常、镇以及苏州省会,正当新年庆贺之时,溢巷摩肩,携豚沽酒,童叟怡然自乐。”尹壮图再次上书,“自承虚诳,奏请治罪”。朝中大臣打算议以死刑,乾隆以“不妨以谤为规,不值加以重罪也”,被贬为内阁侍读,乾隆五十七年八月,辞官养母,史称尹壮图案。嘉庆四年被重新起用。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著楚珍诗集,自编年谱。卒年七十一。《滇[]、云南通志》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