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诚

民国时期西北军重要将领
孙良诚(1893年6月22日-1951年5月10日),原名孙良臣。天津静海县大侯庄人。[1][4]
孙良诚自小务农,十九岁时加入冯玉祥的军队,受到重用,1916年升为连长。次年,助冯玉祥平定张勋复辟,参与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立下军功,接连升任团长、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一旅旅长。1926年春,孙良诚镇守兰州,逼退甘肃联军,使甘肃成为国民军大后方。之后解救西安之围,[zhuó]升为国民军第四军军长。次年,担任第三路军司令,率军攻下洛阳开封,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之后,消灭豫北奉军,镇压叛军,率部占领津浦线。1928年5月,担任山东省府委员兼省主席,发布治鲁方针六条。因冯玉祥与蒋介石发生矛盾,听从冯命离开山东,两次参与冯玉祥组织的反蒋战争,但皆告失败。1930年,孙良诚部被收编,未获军职,便寓居天津。1933年,参与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担任骑兵挺进军军长,以及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因收复多地城池遭蒋介石不满,蒋介石率军来攻,孙良诚临阵称病,不再被冯玉祥重用。8月,孙良诚的军队被国民党收编,便一直赋闲在家。1939年,孙良诚受命担任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由于听从其命令的部队较少,便转而投靠日伪。1942年8月,担任伪开封绥靖主任,两年后调任伪苏北绥靖公署主任。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二路军总指挥,先后任第二路军司令、暂编二十五师师长、第一O七军军长等职。1948年,国民党命其在淮海战役援助徐州,孙良诚在解放军和国民党之间摇摆[5],后逃往南京,定居上海。上海解放后,他被抓捕,关押在苏州狱中[5],1951年5月10日病死于此。[1][2][3]
孙良诚的下属傅二虞表示:孙良诚是经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在西北军将领中属于第三流人物。[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